【调研报告】新冠疫情对人工智能领域创业企业影响

AIIA 2020-03-07 Pageviews:849

指导单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

支持单位: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

实施单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投融资项目组

协助单位:中企瑞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第十区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清研(嘉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日期:2020年3月4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人工智能(AI)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动能,对上述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都起到了重大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与此同时,服务于传统行业的AI企业,大多处于中小微阶段,在疫情期间,也受到了经客户传导而来的严重间接影响,承受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压力中既有与其他中小微企业共性的部分,也有AI行业特殊性的部分。

因此,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的指导下,AIIA投融资项目组定向调研了AIIA推荐的,涵盖多个领域和不同融资轮次的25家代表性AI中小微企业,包括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及其对政府政策的期望,以探索如何帮助这些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从而实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后把握发展新机遇,把人工智能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更好地实现人工智能产业支持实体经济快速恢复发展,并进一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此,特撰写此报告,希望对国家相关部门及广大AI领域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新冠疫情对AI领域创业者造成的冲击和挑战

众所周知,受疫情打击最为严重的是高度依赖传统线下运营的第二及第三产业。但是作为未来数字经济的代表和未来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主力军,广大AI创业企业及创业者们,同样受到了疫情的巨大冲击。

本报告调研了AIIA定向推荐的具有代表性AI企业25家,其中融资阶段处于天使轮的有8家,A轮有7家,B轮有6家,C轮有3家,D轮及以后的有1家。

其服务对象既包括主要为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大型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和外企等的ToG/ToB范畴客户,也包括个人的中小微民营企业的ToC(小微企业客户风格与个人客户类似)范畴客户。

其业务领域包括为公共管理服务、商业、互联网、教育、工业等各领域提供AI技术、产品支持,涵盖AI公共事务管理、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AI医疗、AI工业应用服务、AI智能制造及AI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可以较为客观的反映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创业者的基本情况,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其在新冠疫情期间的诉求和对国家政策的期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 1 被调研公司所处融资轮次

 

图 2 被调研公司主要客户类别

图 3 被调研公司主要业务类别

 

其挑战体现在以下六大方面:

1、项目进展近乎搁置

受疫情影响,许多客户项目的立项、执行、汇报、验收全流程大都处于搁置状态。原因在于当前政府和事业单位客户主要工作是抗击疫情,企业客户主要工作是安全复工,暂时无力兼顾非防疫的AI应用部署。另一方面,疫情结束前的出行限制,也意味着现场服务难以提供。

为此,部分客户会选择将项目延期。但疫情结束后,因为项目大量积压,企业可能遇到同时赶工结案,人手不足的挑战。当然,也有部分客户选择按期完成项目,企业则需要调配人员假期加班和远程办公,这也对人力成本和沟通效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额外挑战。

图 1为各调研企业合计241个在运行项目,受疫情影响的情况统计,可见七成以上项目,受疫情影响严重,其中有36.3%的项目已经暂停搁置,35.9%的项目需延期验收。仅有不足三成的项目未受疫情影响。

图 3 被调研企业在运行项目受疫情影响情况

 

2、企业现金流紧张

企业现金流紧张,也是疫情导致的一大危机。相比成熟企业,高速发展且业务向好的AI初创企业,往往会选择激进的现金流管理策略,投入更多现金扩大业绩规模,以快速拉升估值。

 

这样的策略在平时对于公司融资和发展非常有利,但是在外部环境异常艰难时,危险就指数上升:当销售回款和融资因疫情受阻,而员工工资、社保、房租支出等固定项又不得不持续支出,企业现金流单纯消耗难以补充,就面临现金流紧张的严峻挑战。

 

图 2所示,有三分之一的被调研AI企业,其现金流仅可支持运营不足3个月,其中少部分企业现金流只可支持运营不足1个月。

图 4 被调研企业现金储备情况

 

经进一步关联分析可知,此部分企业合计在运营项目65个,占所有调研企业在运营项目的27%,项目占比接近于平均水平,然而,此部分企业业务受疫情影响严重程度,远高于平均水平,仅有3%的项目未受影响,28%的项目延期执行,68%的项目暂停搁置。

 

可见其现金流紧张并不是由自身业务能力导致,而是由疫情突发影响,考虑到疫情影响可能继续持续一段时间,而且疫情过后,企业的销售回款也还将顺延,这部分企业如无外力扶助,即将陷入运营困难乃至无法为继的危险境地。

 

3、融资困难凸显

由于疫情严重阻碍,投资机构的现场尽调、创始团队面谈等关键工作均无法正常进行。对企业直接影响包括:不仅已签署资意向协议(TS)的,无法全面展开尽职调查;甚至已签署投资协议(SPA),也有被通知延后打款的情况。其中除客观原因外,也存在着投资方预计疫情结束后,资本市场将出现融资项目供给充足,而投资资源不足,投资流程完成时间会大概率拖延的“融资挤兑”情况,可能导致企业估值进一步下降,从而加大主观观望的因素。

图 3所示,大部分企业股权融资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部分企业同时受到多种影响)。

图 5 股权融资受影响情况

因为疫情发生在年关,此时遭遇业务回款停滞,对于即将完成最新一轮融资的AI企业,融资挑战最为严重。如图 4所示,71.4%的企业,对2020年上半年股权融资情况持悲观态度,其中如图 5所示,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图 6 企业对未来半年股权融资难度预计情况

图 7 企业对未来半年股权融资难原因的分析

此外,小微企业融资难不仅体现在股权融资,也体现在债权融资方面。虽然许多银行及金融机构推出特殊产品和服务,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许多被调研企业表示,对于相关具体信息不了解,担心难以满足放款条件。

4、回款困难影响周转

在疫情特殊时期,应收款无法按期到位,回款周期必将延长。如客户行业属于受疫情直接影响严重的,如餐饮、酒店、线下教育等,自身已陷入运营困境,无力继续推进项目和支付款项。虽然企业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索,但耗时甚长,远水不解近渴。而且乙方为维系重要客户未来业务,一般也不会采取法律途径,而是选择承受客户转嫁过来的现金流压力挑战,与客户共克时艰。

图 8 项目回款受影响情况

上述问题对于业务开展情况好,产品或服务相对成熟,现金流主要依赖于产品销售和服务回款的AI企业,特别是有大量处于验收阶段项目,其回款已列为公司近期重要现金流来源的,挑战尤为强烈。

 

经进一步分析可知,项目回款存在一段时间内不可回收风险的企业中,有60%企业的现金流只能支持公司运营1-3个月,而且这些企业的全部项目都已经延期或搁置,股权融资也因为疫情暂停;另外40%的企业现金流虽然可以支持公司运营3-6个月,但是七八成的项目也处在延期和搁置状态,如无外界援助,未来风险同样巨大。

 

5、销售困难加剧

疫情期间,企业销售工作难以展开。AI产品及服务多依赖于反复沟通、需求验证、招标谈判、驻场解决方案调整等线下具体工作,各个环节联系紧密,整合性高,难以被线上简单取代。

 

但是此时期的政府和职能单位客户都忙于抗击疫情,无时间精力考虑采购与疫情无关的产品服务。同时销售人员无法外出开展业务,各种宣传活动、招商会议、展会无法如期举办,AI产品和服务销售途径被极大限制。

 

复工后,可预计销售同样会遇到“堰塞湖”困境,前期积压的客户推广工作要在短期内集中展开,客户也需要短期内处理海量的积压工作。这对于人力资源本就紧张的小微企业,需要面临难以估量的压力挑战,甚至有被调研企业表示,有些原本可以采纳的项目可能因此直接被毙掉。

 

图 7显示,所有的企业销售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过半数企业销售基本停滞,其他企业虽然可进行,但是效率也明显下降。由于销售工作对企业业绩增长助力具有延时性,可见AI企业要恢复原有业务状态和节奏还需要较长时间。

图 9 企业销售受疫情影响情况

6、研发生产严重受阻

虽然目前大多数AI企业都在采取远程办公模式,表面上研发受影响有限,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如图 8所示,71.4%的AI企业,研发效率较平常明显偏低。

图 10 研发受疫情影响情况

图 11 远程办公研发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一是部分研发工作需要开发环境及完备的设备设施,员工在家不具备相关条件,也无法正常研发;

 

二是AI技术的底层开发以及AI行业应用开发,涉及到的技术体系、知识结构都比较复杂,研发过程是群体创造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沟通协作,远程协作直接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是对于需要硬件生产的企业,问题更为明显。图 10所示,在相关硬件企业中,85%的企业受到了较大影响。具体原因如图 11所示,主要是代工厂未复工等原因直接导致生产链断裂。同时产业链、上下游原料供应链和市场需求在疫情后均会出现较大变数的可能,有些企业提到采购成本大大增加,这对于To C端AI小微企业而言风险系数大大增加。

图 12 被调研企业硬件生产情况

图 13硬件生产问题之原因分析

以上六大难题是新冠疫情对AI初创企业冲击和挑战的主要表现形式,这六个环节之间联系紧密,呈现出明显链式效应。

 

首先是,项目进展的搁置,引发企业现金流紧张;而企业现金流来源,无论是融资依赖型,还是融资和回款依赖并存型或回款依赖型,疫情期间或复工后短期内,现金流入均难以有效得到解决,反过来会进一步加剧融资难和回款难。如应对不当,可能使企业进一步陷入窘迫境地。

 

要解决现金流问题,除了节流,最重要的是开源,即扩大销售。但是线下销售受到限制,只能进入停滞的状态。维系企业生命力的研发生产工作也同期受到严重阻碍,进一步加剧企业生存压力挑战。

图 14 疫情对AI中小微企业链式影响

二、AI领域创业者应对疫情的自救和对外界扶助的需求

以下将对AI中小微企业,(可能)所采取的自救措施,和对外界扶持救助需求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扩大销售是企业最主要的自救措施,但根据图 12,被调研企业对2020年自身营收判断,可见除不足10%的企业预计有50%以上营收增加以外,其他的全部企业均预计营收下降,其中近七成企业营收下降超过20%以上,23.8%的企业预计营收减半以上。可知在疫情影响的外部客观条件下,单纯依靠企业自身扩大销售并不是可行的自救方案,需要一定的外部支持扶助。

图 15 2020年被调研企业营收预判

与企业自救相关的另一要素为复工,从调研情况看,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复工,但是61.9%的企业全部或者部分远程办公,基于前述调研结果,其效率、效果都存在一定不足。

图 16 企业复工情况

图 15为企业所面临最主要资金压力,可见在上述链式反应下,人员工资是81%的企业都面临的严峻挑战,此外,也有19%的企业面临应付账款的支出压力。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只允许企业选择最主要的压力,所以选择率为0%的项目,并不意味着对企业没有压力,只是压力略低于人员工资等而已。例如场地租金,在其他调研问题中,成为企业最希望获得政策扶持的一环。

图 17 企业面临最主要资金压力

融资是企业自救的另外一个关键要素,可见过半数企业因为疫情影响,新增了融资需求,这也验证了前文分析,企业担心疫情过后,大量AI企业的“融资挤兑”风险,以及投资机构会因此产生压低估值的心理预期。

图 18 因疫情导致新增融资需求情况

股权融资是90%的企业会采用的融资方式,同时,债权、以及投连贷、可转债等股债融合的方式,也是不少企业的选择。鉴于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缺少从银行获得贷款的经验,对这些企业进行系统性的贷款融资信息服务,将对满足企业需求,缓解疫情危机带来良好的预期效果。

图 19 对抗疫情影响拟采用的融资方式

图 18为对企业所采取自救措施的调研情况汇总,可见在疫情影响下,企业优先选择加强产品研发升级(66.7%)、积极推进项目销售和执行(61.9%)和加强公司内部管理(57.1%)等举措,具体细节将在下一章节详细分析。

图 20 企业采取的疫情自救措施

图 21 疫情前企业人数规模

图 22 是否因疫情计划裁员

图 23 因疫情计划裁员规模预期

由上述分析可知,虽然企业积极采取自救措施,但是对于某些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单纯自救仍显不足。被调研企业也表达了对政府等外界救助、扶持政策的需求,如图 19所示,可见减免房租等固定运营成本是企业最强烈的诉求;而减免缓征税费、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服务,能够获得疫情研发和人才补贴等,也是很有针对性的临时诉求。其他的诉求则与市场推广密切相关,如政府和园区积极重点推荐业务机会,推动客户按期验收和执行项目。对于利息减免等需求优先级排序较低,主要原因是AI中小微企业本身难以获得一般的商业银行贷款,所以大多数企业之前并没有贷款记录所致。

图 24 AI创业企业对外界的扶助需求

三、危机背后潜在的机遇

祸兮福之所伏,疫情为AI行业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AI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1、部分领域市场需求增加

增量市场:部分垂直行业市场因疫情触动,向AI的应用张开了久违的怀抱。

首先,是与疫情直接相关的项目,如肺部影像识别等AI+医疗项目、智能疫情防控问答机器人、AI人体测温系统、AI+大数据智能疫情防控系统等,其利好毋庸置疑,不再赘述。

其次,是在服务业找到了新兴应用机会的项目。疫情倒逼客户主动改变使用习惯,由偏好面对面服务,转向非接触服务。例如无人配送机器人在医院等领域,设备使用率显著上升;无人智能洗车设备在疫情期间使用率明显大幅提高;在酒店行业,无人技术革新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主接受。

再次,是对于培训行业,线上智能教辅工具的调用量增长迅猛。

最后,在传统制造业,大量依赖人工劳动的企业,经历了疫情复工之艰辛之后,也在考虑实现制造设备的智能升级,保留和加强核心能力,向智能制造转型。

存量市场:对于已经应用AI技术的市场领域,采用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敏捷开发、客户可自行配置应用等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在疫情隔绝了人人现场交互服务模式后,体现了更强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远程服务、远程研发能力更强的企业,体现出了竞争优势,收获了更多订单需求。

将训练好的AI模型与外部客户业务系统连接,实现模型的有效输出,并将其集成到客户业务系统之中,从而为客户节省人力和沟通成本,提高业务效率的AI应用,在疫情和春节长假双重叠加,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发挥了显著优势,例如帮助电商企业,实现有限人力资源在仓储转运中迅速按需调配。

总而言之,自动化能力强的AI产品和远程服务能力强的企业,经受住了这次疫情的考验,在疫情过后也将取得更有竞争力的地位。

 

2、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优化调整

疫情期间及之后,是激发AI企业进行自身优化调整,以改革促发展的时机。

部分AI企业,善用疫情期间AI人才供给出现较大余量的状态,以较低薪资快速完成了吸纳目标人才,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招人难,招人贵问题。

在疫情期间,企业进行自我诊断,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可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加强财务特别是现金流管理,提高企业抗灾能力,增强企业品牌,建立安全稳定多元的供应链体系,也是疫情带给AI企业的下一步管理优化方向。

 

3、强化自身竞争力

疫情下的AI企业大都采用下列方式积极应对,增强自身竞争力。

一是专注业务,打磨产品,加强现有产品的研发,降低成本。前期客户服务压力较大的企业,借疫情得到减缓时机,可借机投入更多力量,完成产品软硬件升级。

二是通过积极参与抗击疫情研发工作,提高团队荣誉感和使命感,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得到强化。

三是优化业务模式,疫情极大释放了远程替代,工业互联网,5G+AI 的场景化应用的市场需求,也倒逼一部分企业完成革新,从而为AI企业战略发展提供了方向。例如找到行业刚需并垂直下沉,提高产品服务的模块化、标准化能力,增强线上营收占总营收比例等。

上述企业通常具备一定现金流储备能力,可以抵御短期风险。

 

四、对AI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的支持建议

基于前文调研结果分析可知,AI中小微企业面临此次疫情大考,在自救之外,确实需要外界的大力扶助支持,方可保证更多企业渡过难关。他们既迫切希望能够获得包括减税降费,缓缴增值税,房租物业补贴、研发和人才补贴等能够减小固定运营成本的临时性、针对性政策扶持;也期望能够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期望客户能够按期验收和执行项目,保证业务持续和现金充裕;还期望能够尽快获得来自基金、银行等机构的股权、债权以及其他融资。

对于上述需求中,与其他中小微企业类似的共性需求,国务院及各部委已经发布了关于减税降费,房租减免等的宏观政策导向,地方政府也在据此陆续明确出台落地实施的区域性具体政策。

而对于与AI行业特点结合更紧密的部分需求,如从商业银行取得疫情支援信用贷款,则会遇到更多挑战: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和部分商业银行总行都鼓励给中小微科技企业发放贷款,另一方面一线风控人员,既不可能全面深入了解AI等相关科技行业,也缺少相应的模板工具来考核风险,因此形成了难以解决的落地核心矛盾。

为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建议人工智能、金融投资、科技服务等相关行业联盟、协会、专业机构和第三方智库积极开展行动,提供有公信力的技术及市场评测等专业信息,为相应政府主管部门、金融机构风控体系等,提供专业的建议,从而帮助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了解行业信息,辅助决策。